信用信息
强监管 提质量 保安全 让“校园餐”成为“阳光餐”“放心餐”
7月17日,全市“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议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洪涛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直面问题、动真碰硬、齐抓共管,切实提高膳食营养、保证食品安全,让“校园餐”成为“阳光餐”“放心餐”。会议指出,“校园餐”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成千上万家庭幸福。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把抓好专项整治作为践行为民宗旨的实际行动,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做好各项工作。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聚焦采购、贮存、加工、配送等关键环节,完善追溯体系,明确供餐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全链条管控风险隐患。要因地制宜、“一校一策”,科学确定供餐模式,加强承包经营和校外供餐企业管理,主动接受社会、家长监督,切实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会议强调,各区、县(市)党委政府要把“校园餐”专项整治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教育、卫健、市场监管等行业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兵把守,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要一体推进“查改治”,着力提升监督实效,严查腐败和作风问题,织密扎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会议强调,要把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抓紧抓实,严惩“蝇贪蚁腐”,深化风腐同查同治,推动从“整治一个问题”拓展到“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宾县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活动
近日,宾县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通过设立咨询台、大厅咨询、走进商户和公益宣传四种方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优化营商环境法规政策、“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事指南、“就近办”高频事项清单、黑龙江省融资信用征信服务平台使用手册等宣传资料500余份,同时普及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企业服务专席的功能定位、工作范围及服务程序等内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宣传活动中,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办事群众介绍“就近办”高频事项和受理地点,“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办理事项、办理流程及线上办理途径,解答各类疑难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家门口”办事的获得感。针对市场主体,工作人员向其宣传讲解个人、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用关系等信用知识,着力宣传“信易贷”平台,并介绍企业信用修复流程及信用修复中的常见问题,帮办代办服务,解决经营主体信用修复难题。同时,工作人员走进各大商户发放调查问卷30余份,收集市场主体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市工商联打出“五套组合拳”,助推民营企业发展
带着民企进高校,开辟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定期与民企“面对面”收集民企困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今年以来,哈尔滨市工商联为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不断创新载体、探索新办法,打出助力民企“五套组合拳”。年初以来,市工商联多次开展“民企高校行”活动,先后带着50家企业提供的372个岗位,进入哈尔滨各大院校,推动大学生直接入企就业。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和民企用工呈现出的双压力态势的同时,也打通了高校科研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壁垒,实现科研定向采购。同时,市工商联还联合市发改委开展“民营经济发展专题座谈会”。通过每月“一见、一谈、一专题”,围绕民营制造业、农业、高新技术等六大领域开展座谈,先后为70家企业代表提出的77件问题提出解决路径,直接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助企破解融资困局。在企业融资方面,市工商联组织40多家企业参加哈尔滨市企业首贷培育专项对接活动,为企业创新设计“一对一”融资方案。与企信担保、哈尔滨银行共建“信商保”项目,为无抵押企业提供担保支持,帮助企业融资3400万元,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同时,联合市法院、市营商局、市企业和投资服务局共同制定《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司法协作机制》,建立企业司法诉求直通车,高效解决执行难、信用修复等问题;与12家仲裁机构及相关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优化涉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为企业跨境贸易提供专业法律支持。此外,在培养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方面,市工商联实施“企二代及青企家”培养计划,将筑牢其理想信念和能力提升工作作为培训重点,组织“哈尔滨市工商联青年企业家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国际)培训班”“跨海峡连五洲助营商”培训班等活动,加快培育民营企业接班人。
动态调配服务资源,阿城区市场监管局设“潮汐窗口”提高办事效率
为破解办事高峰时段群众排队问题,近日,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保留4个固定综合窗口基础上,增设2个“潮汐窗口”,动态调配服务资源。申请人只需进入政务服务中心“一扇门”,即可完成登记全流程手续,大幅压缩业务办理时长。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梳理市场登记业务流程,通过合并重复环节、精简冗余材料,重构标准化办理路径。同时,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度,组织审批与综窗人员开展业务研讨,围绕市场主体设立、变更、注销等全场景需求,编制《办事指南》,并通过大厅宣传板公示、电子屏滚动播放等形式广泛告知。安排专业导办人员驻场服务,为申请人提供“一对一”材料预审、流程指导,保障群众提交材料即收即办,真正实现“只跑一次”目标。对于审批完结的事项可即时获得审批结果,实现群众窗口办事的全程帮办代办和“一对一”精准服务,大大提高审批的标准化程度和办事群众的办事效率,减少办事群众的跑动次数,提升办事群众的体验感和幸福感。阿城区市场监管局将锚定营商环境优化目标,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持续深化服务升级。通过打破信息壁垒与业务边界,推动“只进一门”“只跑一次”服务向更多涉企事项延伸。同时,优化升级线上服务平台功能,以技术赋能提升网上办事流畅度,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激发市场活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老字号”插上信用翅膀——市信用协会参与主办2025年度“龙江老字号进社区”系列活动
7月12日,2025年度“龙江老字号进社区”系列活动首场展销活动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盛大启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哈尔滨市道里区商务局的精心指导和哈尔滨银行哈尔滨分行的鼎力支持。黑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作为牵头单位,携手哈尔滨市信用协会、哈尔滨市物业管理协会共同为社区居民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老字号文化盛宴。本次活动以“国货潮品・历久弥新”为主题,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形式,让社区居民近距离感受老字号的独特魅力,享受优质消费体验。同时,活动也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商业文化,让“老字号”的故事和文化深入人心。作为联合主办单位之一,市信用协会在此次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协会会长樊勇与哈尔滨市道里区商务局局长宋巍、哈尔滨市群力工委书记张国辉、黑龙江新世纪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于亮、哈尔滨市物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姜英宝、哈尔滨银行哈尔滨分行副行长李岩等领导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式,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樊勇会长在活动现场表示,“老字号”是我省商业发展历程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是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为了让这些历史悠久的品牌焕发新活力,市信用协会积极为“龙江老字号”注入信用“强心剂”。通过本次活动,协会不仅为老字号企业搭建了展示平台,今后还要通过信用的力量,为老字号品牌“保驾护航”,从而树牢“老字号”良好社会形象,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市信用协会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通过“信用进企业”“信用产品评价”“信用等级测评”等形式共同推动“龙江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发展,为“老字号”企业搭建健康有序的发展平台,让“老字号”不仅成为我省商业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还要成为社会信用机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符号”,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政企面对面,省、市两部门联动解决企业知识产权急难愁盼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近日,该局联合省知识产权局走访了哈尔滨泽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主动上门“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提供精准化、定制式的知识产权服务。工作人员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当前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情况,精准宣传省、市知识产权惠企政策,涵盖专利转化运用、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企业关切领域,现场解读、答疑解惑。同时,梳理省、市两级可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资源,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针对企业提出的专利快速预审通道申请、核心技术专利挖掘与布局、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防范、专利信息高效利用等急难愁盼,服务团队现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把脉会诊”,结合企业实际,提供了专业权威、实操性强的解决方案和指导建议。另外,两部门与企业知识产权负责人建立长效联络机制,明确后续服务对接人,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确保企业后续遇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对接、第一时间解决。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了“示范—优势—培育”三级企业培育体系,累计培育了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0余家,引领带动全市企业创新发展。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聚焦企业需求,推动更多优质知识产权资源精准对接企业,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激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吹哨人”机制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开发的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 " 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可畅通从业者及关联人员举报食品安全违法线索的渠道,推动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该系统支持实名与匿名双轨举报模式,通过技术手段严格保护知情人信息,并实行 " 全国统一接收、编码、分派 " 的闭环管理机制,举报人可实时追踪办理进度。市场监管总局将定期分析全国线索数据,精准识别行业 " 潜规则 " 及区域性风险隐患,推动监管部门快速响应、靶向治理。目前,公众可通过市场监管总局及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官网登录该系统。对核实有效的举报,监管部门将按规定给予奖励。
阿城区委政法委“法治护企服务站”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营造更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阿城区委政法委提高政治站位,结合能力作风建设“执法司法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活动,深入多个市场主体调查研究,均衡发挥政法工作职能,加快推动阿城全方位振兴,区委政法委牵头成立“法治护企服务站”,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核心,以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服务企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化政企沟通,主动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常态化走访问需机制。2023年以来,区委政法委牵头成立“法治护企服务站”,编制印发“阿城区政法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汇编”,组织开展 “百警进百企”、“企业家交流座谈会”等活动收集企业诉求。对走访发现的问题,能够立即解决的依法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属于疑难复杂问题的,由相关领导亲自组织力量研究,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预定时间内把问题解决到位,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向被走访企业反馈。精选纠纷化解、合规整改、风险预警等典型案例,正在编制《阿城法治护企案例集》,向全区企业推广。打造“一站式” 便捷服务通道,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政务服务“智能化 + 人性化”。公安机关推出 “不见面办”“上门办”“24小时全天候办”等服务,通过 “黑龙江政务服务网”、“龙易办”APP和“12345热线”平台,线上面向社会公布政务服务事项208项;主动进企业上门提供户籍、居住证等办理服务。诉讼监督服务“立体化畅通”。检察院充分运用公益损害与诉讼违法举报中心和12309检察服务中心,畅通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诉讼渠道,对民营企业申请监督的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实行 “优先受理、专人办理、全程跟踪”。诉讼服务“全流程提速”。法院设立涉企诉讼专门窗口,实行“一次办好”立案材料清单和一次性告知制度,推广“移动微法院”“异步审判”,实现庭审 “掌上办”,缩短涉企案件审理周期。区委政法委将充分发挥“法治护企服务站”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政企联动。一方面,深入政法部门的窗口单位对涉企服务事项办事流程进行体验,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难题、疏堵点。助力阿城区营商环境,助推区域企业健康发展,为我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