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信息
税务部门提醒:有这13种行为,纳税缴费信用直接判为D级
《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202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明确,税务机关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经营主体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其中,对D级信用经营主体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严格管理措施。国家税务总局黑龙江省税务局提醒广大经营主体,根据《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有这13种行为,纳税缴费信用将直接判为D级。(1)存在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留抵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2)存在逃避缴纳税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的其他发票等违法行为被移送公安机关或者被公安机关直接立案查处的;(3)偷税(逃避缴纳税款)金额10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4)在规定期限内未按税务机关处理结论足额缴纳税款、利息、滞纳金和罚款的;(5)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或者拒绝、阻挠税务机关依法实施税务稽查执法行为的;(6)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7)提供虚假材料,骗取税收优惠的;(8)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被停止出口退(免)税资格未到期的;(9)认定为非正常户或者走逃(失联)户的;(10)由非正常户或者走逃(失联)户直接责任人员在认定为非正常户或者走逃(失联)户之后注册登记、负责经营的;(11)由D级经营主体的直接责任人员在评为D级之后注册登记、负责经营的;(12)被确定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的;(13)存在税务机关依法认定的其他严重失信情形的。
市营商环境局组织召开建立12345热线企业诉求高效处办机制线上培训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开展“服务企业效能提升突破年”行动安排部署及《哈尔滨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民诉即办”改革工作方案》要求,优化12345热线企业诉求办理流程,压实工作责任,7月3日,市营商环境局组织召开建立12345热线企业诉求高效处办机制培训会议。培训会议通过视频形式召开,各区、县(市)、市直各部门、各相关国有企业负责热线工作的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 培训过程中,围绕企业诉求快速转办处办的指导思想、操作流程、工作要求等内容进行了阐释。同时,会议强调深入落实“民诉即办”工作机制,各承办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承担起诉求办理的主体责任,层层压实责任链条,加强12345热线工单及省交办案件办理规范,明确工单办理步骤和要求,强化工单审核、把关,提升工单处办质效。 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压实了工作责任,明晰了职责分工,提升了各单位各部门业务骨干高效处置企业群众诉求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机制精准落地,助推“民诉即办”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下步,市营商环境局将持续组织开展培训,不断提升热线服务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全力以赴抓好落实“民诉即办”工作机制,确保企业和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香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沙龙活动
为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市场经营秩序,推动药品零售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近日,香坊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倾听呼声 强化监管 优化环境”药品零售企业沙龙活动,辖区人民同泰、海晖医药、宏腾医药等大型连锁企业及单体药店共20余家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中,香坊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员首先通报了近期药品安全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结合当前药品“清源”行动工作要求,分析零售环节存在的药品安全经营风险和薄弱环节。要求企业严格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抓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岗位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随后,参会人员围绕企业的质量管理、主体责任落实、药品经营等方面进行交流。工作人员针对各企业代表提出的经营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逐一进行答疑。 下一步,香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拓展企业座谈交流频次和覆盖范围,聚焦企业经营难点、堵点问题,积极沟通上级部门出台系列惠企便企政策举措,为企业发展开辟更大空间、创造更好环境、提供更优服务。同时,持续强化药品流通环节监管力度,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风险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全力筑牢药品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2025年全市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召开
为进一步加强广告协同监管,维护良好广告市场秩序,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2025年全市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等15家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聚焦突出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全链条、全领域打击虚假违法广告重点工作。我市将突出广告导向监管,紧盯重要节点,严厉查处涉及导向问题、政治敏感性以及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虚假违法广告。同时,突出重点领域的广告监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旅游、房地产等重点民生领域广告监管,严厉打击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虚假违法广告。另外,突出互联网广告监管,加强对互联网PC端、移动端及大型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压实平台主体责任,持续加大互联网虚假违法广告纠治力度。按照部署,下一步将由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文广旅局、市城管局分别牵头,成立5个联合执法检查组,在区、县(市)等部门配合下,对校园、医疗机构等广告发布情况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通过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协同联动,共同推进全链条、全领域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工作。
聚焦企业需求“靶向问诊” 省市场监管局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近日该局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法治意识提升”为主题,聚焦企业法治需求和基层执法需要,面向松北区13家企业和相关基层执法人员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针对企业年报、信用修复和规范企业名称登记的困惑诉求,省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围绕经营主体年报,为企业作详细介绍相关规定,传递年报的重要性,加强企业对年报相关政策的理解;从经营主体角度出发,围绕信用修复政策规定、修复流程和常见问题等进行指导,帮助企业掌握信用修复方法和要求;围绕经营主体名称登记进行专题讲解,帮助基层工作人员更好地规范服务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提升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工作能力。“企业加盟店年报怎么报”“报送年报短信是诈骗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有什么优惠政策”……在互动提问环节,在场人员就自身遇到的具体问题向省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提问。企业互动环节结束后,省市场监管局为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了“上门式”培训,现场讲解关于投诉举报类复议诉讼案件证据材料准备的相关要求,对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相关规定及工作要求进行细致地解读,为基层更好地化解行政矛盾纠纷,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工作遵循。本次活动,以“靶向普法”打通政企法治沟通链路,既为企业拆解年报报送、信用修复等“急难愁盼”,又为基层执法人员详细解读涉企检查规范“操作手册”,以法治赋能构建“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营商环境。
分批次有序启动!黑龙江医药领域迈入电子证照时代
为深入贯彻“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大力推进“数字药品监管”工作,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批次有序启动省级“两品一械”(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许可电子证照应用工作,标志着黑龙江省医药领域正式迈入电子证照时代。医药领域电子证照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诸多利好。企业咨询电子证照事宜 哈药集团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友强说:“电子证照应用后,企业无需再频繁前往市民大厦领取纸质证照,极大节约了人力成本;电子证照避免了丢失风险,安全性更高;审批时间大幅缩短至三个工作日,为企业经营争取到更多宝贵的时间。” 黑龙江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副总经理吴琼表示,在人事调整、许可变更等方面,电子证照办理更加快捷,还能通过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变更记录,与下游客户合作时信息核对更加方便。同时,电子证照使药品经营企业资质管理工作大幅简化,网上平台统一管理,确保证照合法、合规、有效。企业线上办理电子证照 为保证电子证照及时应用,省药监局提前谋划,精心布局,在技术支撑方面,依托黑龙江数字政府统一电子证照系统,报送相关数据,依托省政府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建设标准,及时提供配置电子证照基本信息、证照模板、印章印文、图像等照面信息。电子证照与许可审批同步生成,随企业行政许可信息变更同步更新。经营主体通过法人面部识别,即可在政务服务网或“全省事”APP领取电子证照,并随时随地查询使用,实现足不出户领取证照。同时,电子证照采用先进技术,具备防丢、防篡改、防冒充功能,监管人员可通过在线核验、网站查询等方式快速核查真伪,有力加强了全链条监管中的证照规范管理。 未来,省药监局还将继续把安全便捷放在首位,不断强化电子证照各环节管理、数据维护和技术支持等工作,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其他行业的电子证照推广提供宝贵的经验。
从“事后维权”到“事前防控”,多部门联动筑牢商业秘密 “防护网”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近日,该局联合哈尔滨市及6个主城区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召开了第三届“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工作交流座谈会,旨在帮助企业精准识别风险,提升企业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此次会议分析了全省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形势,平房区市场监管局就服务黑龙江省“自贸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作了经验交流,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特邀专家讲解了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会议指出,当前侵权手段隐蔽化、技术化,导致侵权行为更加隐蔽,证据收集难度显著增大,内部泄密风险突出,已成为泄密主要原因,以及企业存在保护意识与能力不足,导致保护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对此,市场监管、知识产权部门将聚焦重点领域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强化执法监管效能,紧扣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互联网等核心产业关键环节,持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犯商业秘密违法行为。另外,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指导服务,提升企业防护水平,充分发挥我省《商业秘密保护行政指引》作用。针对重点行业、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企业、中小企业)开展“一对一”商业秘密保护体检服务,帮助企业精准识别风险、完善保护体系。与此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将畅通沟通渠道,建立线索“接诉即办”响应机制,开通政企直通服务热线,主动倾听企业诉求,及时解决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问题。依托执法办案数字化平台实现线索收集、分流转办、跟踪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以优质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护航考生“舌尖安全”丨依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织密中考食品安全“防护网”
为切实保障广大中考考生饮食安全,筑牢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防线,营造安全、安心的考试环境,6月25日,依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精干力量,对全县中考考点周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销售门店等开展专项检查,并发放宣传资料,为中考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执法人员聚焦关键风险点,深入考点周边餐饮店、便利店等场所,严格开展检查:一是严查经营主体资质,确保相关证照齐全有效;二是细查后厨卫生,重点检查操作间环境、餐饮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及操作规范落实情况;三是紧盯食材来源,严格查验食品原料进货渠道,确保索证索票制度落实到位,食材可溯可查;四是排查风险隐患,对即食食品、熟食、冷饮等高风险品种重点监控,防止过期、变质及“三无”食品流入市场。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卫生死角、进货记录不完善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责令限期整改,并将开展“回头看”复查。此次行动坚持宣传引导与严格监管并重。执法人员向经营主体和家长发放《中考期间食品安全风险提示》等宣传材料,耐心讲解法规要求,强调中考期间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导经营者自觉履行主体责任,规范经营行为。中考期间,依兰县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强对考点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高频次巡查和动态监管,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确保食品安全问题能快速响应、高效处置。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是护航中考的关键一环,也是市场监管部门守护民生安全的职责所在。依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以此次专项检查为契机,持续提升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以严格标准和有力举措,为考生“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