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信息
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 |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打造全流程政策服务新模式 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快速兑现 黑龙江省建设全省统一的惠企政策服务平台,提供一网“发布、解读、推送、申报、审批、兑现、公示、评价”“八个一”服务,有效释放政策红利,为企业经营发展注入活力。 一、构建智能数据库,方便企业“淘政策” 针对政策分散、企业查找难问题,平台对接政务公开系统自动归集惠企政策,按政策适配条件颗粒化分解成政策事项,形成“两单一库”,即政策清单、事项清单及政策数据库,打造政策查询“数字字典”,累计归集国家、省、市、县四级惠企政策文件1742件,分解政策事项3559条,企业在平台找政策像“网购”一样便捷。一是智能推政策。依托数字政府建设汇聚的3604亿条数据,按照行业类型、营收纳税、信用等级等企业数据和适用对象、兑现条件等政策数据,制定双向智能匹配标签体系。截至2025年7月底,形成企业标签158个、政策事项标签106个,向320万户经营主体推送政策事项4374万条次,点对点精准推送率100%。二是智能配政策。平台打造智能匹配功能和政策知识体系,企业查看政策文件时,同一页面自动展示相关联的实施细则、解读内容、政策事项,实现一页知晓、一键直达。企业登录平台后,基于企业数据信息自动匹配出强烈推荐、重点关注政策事项。平台创新开发政策订阅功能,按企业需求自动将存量和增量政策实时发送至企业。三是智能读政策。平台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指南、图谱、问答对话、场景模拟。每条政策事项标注咨询电话,企业可“点对点”直接咨询,也可留言咨询,2日内回复率达100%。引入DeepSeek模型算法,上线智能客服,企业输入问题后,即时输出答复内容,实现24小时不打烊、实时在线为企业答疑解惑。 二、优化再造流程,方便企业“兑政策” 平台对政策的申报、审批、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推行网上办理,有效提升企业兑现政策便利度。截至2025年7月底,平台政策事项网办率达94.13%,兑现奖补资金35.31亿元。一是构建网格服务矩阵。平台统筹省、市、县三级2574家涉及惠企政策单位,建立网格化联络员制度,全流程跟踪政策兑现。线下145个政务服务中心依托平台设立惠企政策服务窗口,为企业“面对面”解答政策兑现的现实需求。二是自动预填申报信息。依托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自动抓取企业相关信息,预填政策申报表,企业只需确认信息,便可完成申报并实时在线查询兑现进度,破解企业“多网办、线下跑、反复递交材料”等难题,推动政策“一网通享”、“直达快享”。三是改革兑现模式。将传统“自下而上”初审、复审、终审模式,优化为“自上而下”终审单位分拨到初审、复审环节,限时办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政策兑现服务质效,实现“不见面兑现”。平台对接省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实现线上审批兑现无缝对接,在各级财政建立惠企政策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有效杜绝挪用惠企政策资金,打通政策落实、资金兑付“最后一公里”。 三、监督落实质效,方便企业“评政策” 为确保惠企政策善落实、快落实,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赋能,实施全流程监督。一是数字监督政策落实。从政策发布、服务效能、兑现落实三个维度,实时无感监测政策事项的网办率、推送率、咨询回复率、兑现率等核心指标状况,全流程监督执行情况,对未在规定时限内发布、解读、推送、审批等进行预警提示、约谈督办。截至2025年7月底,督办问题610个,整改率100%。二是数字评估政策质效。创新打造政策评估模块,围绕申报材料、审批效率等8个维度设置调查问卷,开展企业满意度调查,对政策知晓范围、落实便捷程度、满意状况等开展量化分析。每年抽取20%的政策实施评估,逐一形成惠企政策评估报告,推动政策制定部门从兑现条件、兑现流程等方面优化调整惠企政策110件。
让身份转换零负担!哈尔滨新区全国首创“个转企+免申即得证”
“坐在电脑前,申报当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连印章刻制、银行账户变更都办妥了!更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许可证也同步变更好了,全程没跑一次腿。”经营食品加工厂四年多的邓利,在短短两天内就完成了从个体工商户到哈尔滨市味极食品有限公司“企业经理人”的身份跃升。她的“无感”体验,正是哈尔滨新区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个转企一件事+免申即得证”组合式改革带来的震撼成果。邓利拿到营业执照和许可证 据悉,为响应国家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哈尔滨新区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推动下,直击“个转企”后关联许可变更繁琐这一堵点,推出《“个转企+免申即得证”实施方案》,将“无感”服务理念嵌入审批核心,打造全国领先的营商新范式。 这项改革的智慧内核,在于打通了从登记到许可的“任督二脉”,重构了政务服务逻辑:“一件事”集成,身份切换“当日达”。企业只需一次申请,登记部门通过直接变更方式完成“个转企”,无缝保留原统一代码和历史档案,执照立等可取。新区政务服务大厅一角 数据“主动跑”,许可变更“免申即得”。登记完成瞬间,信息即推送至许可审批部门。系统自动核对许可证状态与经营条件——只要许可有效且实质未变,企业便自动进入“免申即得”流程,坐等政府主动来电通知。 “无感”办结,新证免费送到家。企业仅需一次意向确认,系统自动填充表单。许可审批部门后台高效换发新证,并通过免费邮寄精准送达。全程企业无须申请、无须跑腿、无须材料,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关键许可变更。 “这不仅是便利,更是全国政策框架下的关键一步跨越。”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局三级调研员李晨光强调。改革首批将食品生产许可、食品经营许可(销售类)及预包装食品备案纳入试点,邓利等一批转型企业成为首批“无感”受益者。随着试点成熟,更多许可事项将纳入这一创新通道。新区政务服务大厅自助服务区 从“个体户”到“企业主”,曾以为会有一场漫长的许可变更拉锯战。没想到,是新区各部门推着我们向前走,突破束缚。”邓利的感慨,印证了改革的核心价值——通过政府流程再造与数据赋能,将转型的制度性成本压缩至趋近于零。 哈尔滨新区营商局副局长吕雪莹点明初衷:“我们以企业‘感受度’为标尺,打造定制化场景,目标就是让企业轻装上阵,把精力全情投入到经营发展中。” 哈尔滨新区此次以“个转企一件事+免申即得证”双轮驱动,树立了全国政务效能新标杆。它超越了单纯的“减材料、减时间”,更在深层次上实现了服务模式的颠覆性变革——从“企业追着政策跑”到“政策主动找企业”,从“有感负担”到“无感畅行”,以“无感”的服务,激发民营经济“有为”的澎湃动能。
南岗区:创新推出牌匾审批集成服务
“以前办牌匾,设计得自己找人,审批要跑好几趟,现在政务大厅有免费设计师,线上就能约,连大型户外牌匾的勘验都能远程办,真是太省心了!”在南岗区政务服务大厅,刚办完手续的汽车维修公司负责人王先生由衷赞叹。他的体验,正是南岗区创新推出店面牌匾审批系列集成服务,将服务从办好“一件事”向办优“一类事”拓展的生动缩影。 日前,南岗区紧扣“2025服务企业效能提升突破年”目标,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心,以店面装修“一类事”为突破口,通过流程再造、部门协同、数字赋能与增值服务“四轮驱动”,实现临街店面装修、牌匾设置、临时占道施工等关联事项“一次申请、并联审核、合并监管、无感续证”,让企业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的“精度”与“温度”。流程做减法、效率做加法,审批一日可达以往店面装修审批事项分散、流程繁琐,尤其大型门市开业需多次申请。如今,南岗区城管局将户外牌匾审批、外墙装修指导、临时占道审批等整合为“一类事”,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商户提交一套材料,后台同步流转,相关部门一次踏查、同时出证,最快1个工作日内即可拿到《施工通知书》和《占道许可证》。针对复杂问题,区城管局牵头联合资规、住建、消防等部门联合会办,最大限度压缩时间成本。亚冬会后,会展中心54家商户的升级改造申请,正是通过联合会办与现场推演,快速完成整体风貌焕新,为会展商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服务向前一步、成本下降一度,免费设计精准护航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仅在于审批提速,更在于提供实在便利。为此,南岗区城管局组建专业设计团队入驻政务服务中心,为商户提供免费设计服务。商户可面对面沟通需求,也可通过“远程勘验”申请线上咨询与设计。哈尔滨大街“比酷宠物”提交的装修方案存在不规范问题,后台设计师当天即帮助其调整并巧妙提供个性化方案,让申请人当天就办妥了所有证照。今年以来,该项增值服务已惠及60余家企业店面,真正让商户“少花钱、少跑腿”。数字赋能、长效管理,“无感续证”解后顾之忧针对以往商户常因忙碌而忽略证照到期问题,南岗区城管局创新推出“临期提醒+主动续证”服务,系统实时监控到期时间,依托“零跑腿·秒勘验”新场景,工作人员通过“e冰城”App“远程勘验”核查现场。无违规情况即“零材料”续发许可证,商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续证,彻底免除奔波之忧与经营中断风险。从“一事一办”到“一类集成”,南岗区以店面装修“一类事”为样板,正将改革延伸至更多民生与为企服务领域。持续优化的流程、精准直达的服务与温暖人心的细节,让“集成办”“高效办”“贴心办”成为政务服务新常态,不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政府服务每向前一步,企业与群众的获得感便更深一层。
道里区政务服务中心:用爱心服务特殊群体,用细节诠释“道里好办事”
近日 , 行动不便的张大爷扶着助行器来到道里区政务服务中心 ,准备办理业务。还未进门,行政办事员张勇就推着轮椅迎上前,“大爷,您请坐,我推您。”随后,张勇主动帮忙整理材料 ,全程帮助张大爷办理业务。蹲下的不仅是身子,更是服务姿态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张勇发现张大爷的鞋带开了,随即蹲下身轻轻系好。“孩子,谢谢你,给你添麻烦了。”张大爷感动的说,“腿脚不好,干啥都费劲,办事还打怵,咱道里办事大厅太好了!太方便了!”这样的场景,在道里区政务服务中心已成常态。为方便残障人士及行动不便群体,中心不仅配备轮椅、无障碍坡道等基础设施,更将“无障碍”理念,延伸至服务细节,设置“老弱病残孕”优先窗口,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全程跟进,确保办事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无障碍”不仅是理念,更是服务细节“服务特殊群体往往要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细节上下功夫。”道里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邢路表示,中心常态化开展行政办事员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与视障人士、听障人士、残障人士有效沟通,掌握简单“手语交流”,熟练使用“手卡交流”和“蹲式服务”等。行政办事员张勇正是培训的受益者。“服务特殊群体,首先是包容、理解和尊重,把‘道里好办事’的理念刻进心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张勇说。展开真诚的微笑,伸出有力的援手,耐心倾听每一个诉求,高效完成每一项业务,下一步,道里区政务服务中心将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办事流程,俯身为桥、躬身作砚,以更好政务服务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营业执照平均审批用时7分钟,冰城企业开办便利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市场活,则城市筋骨健;商业兴,则民生烟火旺。近年来,哈市聚焦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事项,推出一系列便利化改革举措,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哈市营业执照平均审批用时7分钟,全流程平均办理用时38分钟,哈尔滨经营主体开办便利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太方便了,这样起名不费脑子、不费功夫,节约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成本。”最近,刘猛申请开办企业,现在利用“企业开办直通车系统”的人工智能起名功能,不仅可以选择个性化起名,而且节约了大量时间,“之前作为个体工商户给门店起名用了半天时间,现在用上智能系统,不到半分钟名字就起好了。”经营主体取名引入智能系统,是哈市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哈市持续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在对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上深耕细作、真抓实干,推动经营主体开办便利化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如今,哈市经营主体开办效率明显提高。经营主体开办不仅速度提升,还能就近办、跨区域办。哈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相关银行开通了哈尔滨市企业开办直通车银行窗口帮办服务、营业执照E站通服务专区,申请者可就近到银行、商场办照、领照,或办理变更、注销等业务。哈市创新推出外资企业设立申请“四地互办互发”改革举措,为外资企业登记打造企业开办异地办理新途径。企业开办后,服务不终止。哈市不断推出创新举措,当好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的“店小二”。哈市全面升级企业开办大礼包,将免费赠送印章由3枚增加到4枚,并设计制作了惠企政策清单。清单选取最贴近新开办企业需求的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全面掌握政策,及时申领企业发展奖励和补贴资金。同时,为全程电子化登记的企业开通企业迁移“网上办”服务,大幅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积极探索“个转企一件事”改革,由过去“一废一立”改为变更登记,最大限度保留社会统一代码、字号、年报等信息。哈尔滨市持续优化各项办事流程,市场主体活跃度明显提升。截至2025年5月末,全市经营主体总量实有121.79万户,同比增长4.47%,增长率位居东北三省4个副省级城市首位。
“零申请、零跑动、零材料”|平房区创新推出食品经营许可证“无感续证”服务
想给食品经营许可证续期,却担心材料繁琐、来回跑腿?在哈尔滨平房区,这已成为“过去时”!平房区创新推出食品经营许可证“无感续证”服务,依托智慧监管服务平台,真正实现“零申请、零跑动、零材料”,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与企业满意度。平房区政务服务中心 依托智慧监管服务平台的许可证管理系统,平房区市场监管局建立食品经营许可证到期智能预警机制,以色标区分许可证状态,自动筛选临期30天且经营状态正常的市场主体,由监管人员生成“无感续证”服务清单。通过短信、电话等多渠道向企业推送续证提示,确保通知覆盖率100%,实现从“企业主动申请”到“政府主动服务”的模式转变。 对符合续证条件的企业,系统自动调取登记信息、食品安全检查记录、企业自查报告等数据,智能核验经营条件持续性合规性。针对许可证有效期内无违法记录、信用良好、经营条件未变更且书面确认续证的企业,触发全流程自动化审批,即系统自动填充申请表单、生成审批材料,企业仅需在线确认信息,即可完成续证办理。整个过程无需企业提交任何纸质材料、无需往返政务大厅,本月首批3家企业食堂已完成无感续证,办理时限从法定工作日压缩至“即时办结”,企业真正体会到“零申请、零跑动、零材料”的无感服务。 “无感”不等于“放任”。对“无感续证”企业,在许可延续后2个月内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并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范围,对存在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企业从严处罚;企业若未在续证后20个工作日内交回原过期许可证及信息确认材料,将撤销延续许可;连续两个年度出现逾期情形的,计入事项黑名单,5年内不再适用“无感续证”及信用承诺制,相关失信信息同步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无感续证”背后,是政务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织网”。它构建了“智能感知—精准预判—定向服务—自动处置—全程追溯”的智慧闭环。平房区正以此为标杆,打造“无感审批”政务服务新范式,未来将持续拓展改革覆盖面,用智慧手段提升监管服务的“绣花功夫”,为区域营商环境注入强劲的“数字动能”。
哈尔滨市“诚信践诺 与我同行”诚信建设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优秀实践案例展播(七)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内核。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部署,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哈尔滨市聚焦“诚信践诺 与我同行”主题主线,系统推进诚信建设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创新开展短视频创作征集、全媒体矩阵展播等多元传播形式,多维度呈现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街道社区、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的诚信实践成果,全力打造诚信消费环境与营商环境。本期内容聚焦方正县隆泰影城有限公司林莉的诚信经营故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商户以诚立身、以信兴商的精神品格。期待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积极争做诚信文化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共同谱写诚信哈尔滨建设新篇章。
助游客找回手机和身份证件 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民辅警获赠锦旗
近日,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民警辅警迅速为游客寻回手机和身份证等重要物品,获赠锦旗。 5月5日午时,勤务机动大队执勤警力李文博、秦鹏山在网红桥下巡逻时,市民赵女士匆匆上前报警求助,称自己和儿子从福建厦门来到哈尔滨旅游,因孩子即将开学,计划当日下午返回厦门,但乘坐网约车时,不慎将手机及两张身份证等重要物品遗落在车上。 了解情况后,二人立即将此事向领导汇报,并迅速开展工作。李文博持续向遗失手机拨打电话,希望司机能注意到手机来电;秦鹏山则通过网约车的APP,尝试联系平台客服获取车辆信息。经过大量工作,电话终于接通,与司机确认物品无误后,约定在网红桥下归还。20分钟后,司机准时抵达,经双方核对无误后,司机将手机和身份证等物品完好交还给失主。看见失物失而复得,母子二人激动地说:“这次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了冰城的温暖,永远难忘!非常感谢冰城警察,给你们点赞!” 5月8日,远在厦门的赵女士特意将一面印有“失物还主破案神速 尽职尽责温暖人心”的锦旗寄至道外分局,锦旗上十六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承载着跨越千里的信任与感动,更是“警民鱼水情”的生动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