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记者从哈尔滨市教育局获悉,为提升学生及家长防范和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增强法治意识,远离诈骗陷阱,更好的守护学生及家长的财产安全,市教育局发布致全市学生及家长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一封信,对学生和家长易被骗案件类型、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增强防范意识的几点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周到的温馨提示。
学生和家长易被骗案件类型
1.刷单返利类诈骗:凡是网络兼职刷单、做任务,先小额返利,再大额垫付的都是诈骗。
2.免费送游戏皮肤诈骗:凡是免费送游戏皮肤(装备),让扫码然后声称未成年人导致银行账户冻结,需要配合解冻的都是诈骗。
4.买卖游戏账号装备诈骗:凡是买卖游戏账号、装备引导到交易平台交易,需要交保证金或者出错导致账号冻结需要解冻的都是诈骗。
5.冒充老师收费诈骗:凡是QQ、微信“补课群”“班级群”中以“老师”身份自居索要红包、补课费引诱家长扫码转账的,要通过多种途径仔细核实对方身份,无法证实身份的都是诈骗。
6.虚假购物诈骗:凡是低价出售商品,不通过交易平台,直接转账不发货的都是诈骗。
7.退费诈骗:凡是通过短信、快递通知可退培训费,却需要通过购买基金、国债等“先拿钱,后退费”的都是诈骗。
8.发放补助诈骗:凡是发放各类补助,但要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9.贷款诈骗:凡是称资质不够、流水不足,需要提供、邮寄银行卡、手机刷流水、提额度的都是诈骗。
10.冒充平台客服诈骗:凡是来电自称平台客服,伪称帮你误开了平台VIP,每月扣钱,引导进行取消操作的都是诈骗。
抵制诱惑,不做电诈工具人
下面这些行为都属于帮助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严重的触犯刑法,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罚款等刑事处罚,影响学业、参军、考公,请大家牢记:
1.出售电话卡、银行卡和社交账号:诈骗分子利用买来的电话卡、社交账号实施诈骗,然后用买来的银行卡转移赃款。因此,出租、出售“两卡”和社交账号就是帮信行为。
2.帮助诈骗团伙引流:给诈骗团伙引流的方式有多种,常以兼职的形式出现,如充当客服拨打电话、拉人入群、地推引流、张贴涉黄小卡片、转发涉诈广告和短信等等。学生兼职一定要擦亮双眼,小心掉入诈骗陷阱。
3.搭建GOIP、VOIP、手机口:GOIP、VOIP是类似路由器的一种通信传输转接设备,“手机口”的意思是指用两部手机的音频口转接电话,诈骗分子用于将境外诈骗电话转接为境内来电,从而迷惑受害人。
4.帮助诈骗团伙“洗钱”:帮助诈骗分子收款、转账、取现,帮助诈骗分子购买黄金、烟酒、手机、现金花束或蛋糕等,再转账或转交给上线,都是“洗钱”行为。有的诈骗分子,以招聘商场兼职代购为幌子,诱骗大学生提供银行卡帮其“洗钱”。网络贷款提到的“刷流水”也是“洗钱”行为。
诈骗分子常用密聊猫、纸飞机(Telegram)、蝙蝠、事密达、海鸥等加密通信软件哄骗未成年学生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请家长经常检查孩子手机中是否装有此类软件。
增强防范意识,牢记以下几点
1.警惕陌生来电和信息。不轻易接听陌生电话,尤其是显示为外地或国际号码的来电。凡是来电要求提供个人信息、转账或要求交保证金疏通关系的,要高度警惕,可主动挂断后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收到中奖、优惠、紧急求助等信息时,保持冷静,切勿轻信,更不要急于行动。
2.保护个人隐私。不要随意泄露个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银行账户、密码、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使用网络服务时,设置复杂且不同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定期检查银行账户和信用卡账单,留意异常交易。对于不明来源的链接、二维码,不轻易点击或扫描,以防个人信息被盗取。
3.加强教育引导。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网络诈骗的危害性,学会辨识诈骗信息,不轻信陌生人,不参与未经家长同意的网络交易或转账。
4.谨慎对待网络交友和投资。网络交友需谨慎,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尤其是涉及金钱往来的情况。投资前务必做足功课,了解投资项目的真实性,避免高风险、高回报的诱惑。遇到“稳赚不赔”“内部消息”等承诺时,要提高警惕,这些往往是诈骗的信号。
5.学习反诈知识,提高防范意识。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反诈知识,如关注警方公众号、参加社区反诈宣传。教育家人,特别是年轻人,让他们也了解反诈知识,形成家庭防线。遇到疑似诈骗情况,及时向亲友咨询或报警,共同抵御诈骗行为。
市教育局希望学生和家长通过这封信能够积极配合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和学校开展好反诈宣传,关心孩子的生活情况和消费动态,确保孩子和家庭都远离电信网络诈骗侵害,避免自己或者孩子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让这个暑假成为一段快乐、安全的美好时光。